*這是篇在忙到姥姥家的繁重工作間斷續寫了10天的生活紀錄:
夫妻倆全職Home Office工作與四個孩子都Distance Learning的日常,就是在時間夾縫中做飯打掃及處理各樣事項。
此刻,在鐘點空檔,一邊為全家煎餃子,一邊回覆時不時就冒出來的學生私訊,一邊偷空紀錄此刻情狀。
還有不到15分鐘空閒,得快速用餐,接著就一路滿堂到晚上。
結束線上教琴日程後,還要繼續處理昨日、今日的瑣碎學務,並為明日工作做準備。
據說網課與封城政策可能要延續到二月底,雖說如此的方式讓我們因為無法有效切割工作及私人時間而更加忙碌,但好在四個孩兒們適應良好且無需操心,讓我們減少許多工作量。
除了網課第一天協助安雅掌握軟體/硬體設備,與每週一次為睿安下載影印作業清單之外,我們幾乎是全然放手。適應ㄧ日後,四個孩子都很快地找到生活規律。
逸安迪安安雅這身在中學的三兄妹,完全為自己負責。
此地中學採排課制,因此學生有各自的課表,常常上下學時間都不一樣。他們每晚會視各自課表制定鬧鐘,通常清晨即起,全都不賴床遲起,也無需人叫喚。簡單漱洗後,像住在雅房宿舍的學生那般,漸次出現在餐桌,三人各自為自己準備熱茶或想喝的飲品。
逸安習慣喝點熱茶,第二或第三堂課後把握較長的下課空檔再大吃一頓,迪安喜歡在第二堂課後才吃些小食,安雅則一定會煮碗加了一匙蜂蜜的有機燕麥粥,端了放在書桌旁,一邊聽課討論一邊偷吃幾口。
三人互不干擾地安靜預備,就開始各自一日網課。
他們各司其職,各行其事,雖都還沒成年,但我真有住在大學學生宿舍的感覺。
整個過程,我與我的他,完全無需照管插手。這時候,通常我還在睡覺,我的他正準備做瑜伽早課,而一向精力充沛從未貪睡的睿安,天還沒亮早就爬上爬下地玩耍了。
爸爸練瑜伽時,他在一旁自己玩或看書。爸爸與哥哥有空檔的話,會分別與睿安下幾盤棋。
安雅一早有網課時,他也常與姊姊對坐著寫他的功課。
而爸媽每日都自中午開始,線上教琴到傍晚或晚上,一個佔據臥室,一個佔據客廳。睿安與安雅只能待在姐弟倆共用的小小房間,自行練琴、看書、塗鴉與找樂子。不到28坪的小家,雞犬相聞,連說話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知道不能打擾爸媽的網課工作品質。
迪安一週有三堂線上琴課,會用到安雅睿安的臥室,這時的安雅睿安更是無處可去,只能哪裡有空隙就往哪裡塞。
身歷其境的話,才能明瞭孩子們的不易,安雅睿安幾乎是被關在房間一整個下午啊。
但他們從未表現出憋屈不滿,心平氣和地接納各式對許多成人來說都非常艱難的封城隔離情狀。
一直有朋友問道,如何教養?
其實我始終說不上來。應該說,沒有條例式的方法。
內在的頻率與信念,無法隱藏。我們內在狀態為何、怎麼看待整個世界,我們的孩子就對應出那些樣貌。
我們焦慮憂心無法放手也不能相信孩子的狀態與能力,孩子,就會顯化出我們的信念。
只執行表面化的「方法」、學習正面言詞表達或一切專家說「很有用」的策略,但內在卻不是全意真心地處在那個狀態,或相信那些價值,也就難以讓孩子們茁壯成長至最接近他們身心原型的完整狀態。
也許因此,我的教養書,好難寫,陸續寫了二三年還寫不完。要講的想講的,看似很多,到最後,其實也就只那麼一件事。
但我還是會持續紀錄,希望留下一些故事痕跡,給願意一起體會的人,與我再瀏覽咀嚼一遍那些漫漫流光歲月。
*圖一:清晨8點一起床馬上坐在桌前寫功課的睿安。
*圖二:父子對弈中。只要一分心或思慮不周,棋局中馬上會被精明難纏又考慮周密的大寶寶睿安緊咬不放。
*圖三:百忙中快手香煎的冷凍餃子。